中国生物质能源网讯:可再生能源项目是各碳减排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有14个碳抵消机制覆盖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向,接受度仅次于林业碳汇及能效提升项目。国际性碳抵消机制中,CDM项目聚焦于可再生能源领域,GS机制主要聚焦能效提升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VCS项目聚焦于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CCER机制中可再生能源项目不仅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在预计减排量及备案减排量大小上也具有绝对优势。
中国生物质能源网讯:通过近十五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生物质能(有别于传统的薪柴低效燃烧)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2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含农林生物质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952万千瓦,年发电量1326亿千瓦时;生物质清洁供热约21亿吉焦。其中,居民采暖1亿吉焦(折合采暖面积近2亿平方米),工业供热约20亿吉焦。年产生物天然气1.4亿方、沼肥106万吨;年产生物柴油12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284万吨。由于生物质能产业链较长,又横跨农业、环境、能源、市政等多个领域,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中国生物质能源网讯: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链条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生物质发电分为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
中国生物质能源网讯:导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在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再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一步举措,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中国生物质能源网讯:近年来,我国“煤改气”“煤改电”清洁供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4月,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合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29.77亿平方米、改造户数2677万户,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超过65%。实施清洁取暖工程以来,大气环境显著改善。以第一批试点城市为例,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10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69.7微克/立方米。中央与地方财政大力支持清洁供暖,初步估计,2016-2019年各级财政和社会资本共计投入2000多亿元。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