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煤电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全球各国在燃煤电站的建设上相对谨慎,多数重要经济体已经暂缓建设新的燃煤电站。2021年9月,中国提出退煤承诺,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2023年3月18日,驻古巴大使马辉访问谢戈德阿维拉省期间,赴中英古三方合作建设的西罗雷东多生物质发电厂以及毗邻的西罗雷东多制糖厂考察调研。古巴糖业集团主席加西亚,英国驻古巴大使霍林伯里,发电厂项目投资方中国上海电气金融集团总裁许建国以及英方、古方负责人,制糖厂负责人,谢戈省外贸外资厅负责人威廉姆斯等共同参观考察。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于2023年4月启用Chitose Carbon Capture Central (C4),该公司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规模微藻类生物质生产公司。
英国政府12月13日宣布提供2500万英镑(3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生物质制氢技术,并就2026年起强制推行氢气就绪的锅炉进行磋商。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催化升级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路线,以获得性能优越的绿色溶剂。四氢吡喃(THP)是一种五碳杂环醚,不致癌、不形成过氧化物、可生物降解,并且在经济上与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THF)具有竞争力。甲基 THP 已成功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包括自由基反应、格氏反应、维悌希反应和有机金属反应。THP可通过ZrO2-ZnO上的1,5-戊二醇(1,5-PDO)脱水合成,但选择性很差(54%)。石油基1,5-PDO的市场价格很高(>5000美元/吨),而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富含木糖形式的五碳原料,木糖是世界上第二丰富的糖。木糖经脱水后可得到糠醛,糠醛可用来生产四氢吡喃(THP)。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生物质能源的总体生产状况及变化趋势,然后对主要燃料乙醇生产国和主要生物柴油生产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处的地位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最后指出,未来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发展非粮生物燃料;研发纤维素乙醇技术,促进规模化生产;开发工程微藻,实现产业化生产。
主要经济体加快部署生物质能研发应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生物质能由太阳能转换而来,蕴藏在这些有机体中,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可实现零碳乃至负碳排放。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双碳”目标的提出将为生物质能产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本文简要介绍最近两年国际生物质能领域的政策行动和要点。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快,作为世界公认的继煤、油、气后第四大能源库,生物质能的应用呈持续增长趋势。我国也提出在“十四五”期间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清洁供暖,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大力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
巴西开发银行 (BNDES) 已批准融资 8000 万巴西雷亚尔(1550 万美元/1470 万欧元),用于在罗赖马州建设 40 兆瓦的生物质发电厂。
近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与Pathum Rat Sugar公司在泰国首都曼谷签署糖厂和生物质电站一体化综合项目EPC合同,合同金额2.08亿美元。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