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研究

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研究

王甜甜1,2,陈良富1,陶金花1,苏林1,张莹1,汪洋1,2

  (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利用Aqua卫星上AIRS传感器的近地表和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数据,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2012年CO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结合MODIS火点资料以及NCEP/NCAR的风场资料,分析了当地的生物质燃烧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CO远距离输送对研究区CO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地表CO浓度高值出现在冬季和春季,低值出现在夏季和秋季,2011~2013年连续3a的CO浓度与火点数的相关关系均在0.52左右,显著相关。此外,CO的分布还与当地的供暖时间、人口密度和工业分布有关:CO的高值时间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供暖时间基本一致,人口和工业集中地区的CO浓度偏高,人口稀少的内蒙古草原CO浓度值偏低;根据NECP/NCAR的风场资料,中国东北地区500hPa气压层高度全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的西北风影响,东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常年有大量火点,在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浓度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的影响。生物质燃烧能够反映农作物收获时间,CO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农作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引言

  CO主要来自于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以及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氧化,包括对流层中人类活动、化石燃料燃烧及森林火灾等相关过程。CO是对流层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含碳量第三,仅次于CO2和CH4,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可以作为污染物在大气中分布变化研究的示踪气体,也是大气边界层O3的主要前体物之一。此外,CO还可以与OH自由基反应,影响大气的氧化能力,间接增加其他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浓度。早在2001年“申奥”时,CO和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就已经作为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1],目前CO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六大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项目之一,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重要分指数,是与大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气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生物质燃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特点,燃烧过程中产生细颗粒物、CO、CO2、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气体,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全球生物质燃烧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以及北半球中、高纬度区域,高温度烟气可以穿透边界层进入自由对流层甚至对流层上部,并沿高层盛行风向在区域、洲际甚至半球尺度上作长距离输送。生物质燃烧的燃烧量与各省市所处气候带、农村生活水平、植被覆盖现状和各种农作物的主要产量有关,其中秸秆是最主要来源,贡献了98%左右[2]

  生物质燃烧加剧会引起CO浓度增加,CO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反馈生物质燃烧的时空分布特征。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选取合适的算法进行CO的物理反演[3],选用已有的卫星传感器数据进行CO时空分布研究,采用后向轨迹模式、化学传输模式进行生物质燃烧对污染气体浓度的影响研究[4-5];国内目前主要从气象学角度分析生物质燃烧对细颗粒物、炭质气溶胶、臭氧等污染气体及其对不同区域大气成分或环境的影响[6-8],或者选取CO卫星遥感数据与大气本底站观测数据进行全国或区域尺度的CO时空分布研究[9-11]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生物质燃烧对CO浓度的影响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区域尺度,如全球或全国尺度,在小区域尺度上,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相关研究还少有开展;且在CO浓度与生物质燃烧的定量关系上研究较少。为此,本文结合多种数据进行了研究和说明。

  2数据与方法

  2.1研究区介绍

  本文中的东区地区是指广义上的东北,包括东北三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的三市两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也称内蒙古东五盟市),经纬度范围为38°40′~53°30′N,115°05′~135°02′E。中国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近年来呈现暖干化发展态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在北亚的一片广阔地带,与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接壤,地处中高纬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蒙古国与我国北部地区接壤,地处蒙古高原,属于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干热短暂。

  2.2数据来源及处理

  Terra和Aqua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对地观测系统(EOS)计划的一部分,分别于1999年12月18日和2002年5月4日发射成功,过境时间分别为每日地方时上午10:30,下午13:30,分别称为上午星和下午星,均搭载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MODIS)传感器。本文选取的FIRMS火点资料,整合了Terra和Aqua的MODIS探测器的观测结果,分辨率为1km。搭载在Aqua卫星上的大气红外探空器(AtmosphericInfraredSounder,AIRS)是一个高光谱红外探测器,覆盖3.7~16μm的光谱范围,2378个通道,星下点分辨率13.5km,垂直分辨率1km。

  AIRS的业务运行采用SVD算法,反演了CO2、CH4、CO等大气参数的垂直结构,其廓线产品在全球各个地区已经开展了初步验证[12-13],本文选取AIRS二级产品中的CO垂直廓线数据,在38°~60°N,100°~135°E的经纬度范围内,将近地表和500hPa气压层这两个高度的数据处理成0.5°×0.5°的格网,得到45×71的数据集,并对CO浓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在20世纪90年代发起“NCEP/NCARReanalysisProject”,可用于气候诊断分析的研究。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水平格点为2.5°×2.5°,包括1000、925、850、700、600、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30、20和10hPa等17个垂直层,本研究中选用了500hPa气压层高度的风场资料。

  3数据结果和分析

  3.1本地源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

  3.1.1区域CO的时空分布特征

  图1是中国地区2012年近地表CO体积混合比值的空间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各区域的CO浓度值差异明显。华北的沿海地区CO体积混合比在155ppbv以上,东北大部分区域、内蒙古少部分区域和四川、云南的部分区域的CO体积混合比大于150ppbv,说明我国华北、东北以及四川的大部分区域污染较为严重。华北和东北是我国工业集中地区,人口密度大于西部地区,人类活动多,而四川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城市,受地形的影响水平扩散条件较差,因而CO浓度也比较高。

  在我国的CO体积混合比高值区中,东北地区的高值区面积大,见图2,从辽宁省、吉林省到黑龙江省,CO浓度由南向北递减,辽宁省的CO高值区面积最大,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最小,与辽宁省和吉林省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CO高值区面积也较大。此外,海洋上空的CO浓度远远低于陆地上空的浓度,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上空CO浓度差异的分界线,且界线明显。

  图3是中国东北地区2012年1~12月近地面CO体积混合比的月平均,可以看出,中国东北地区的CO浓度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差异,呈现春季和冬季浓度高,夏季和秋季浓度低的特征。1~4月,CO浓度逐月增加,4月达到最高值,且高值区面积逐月增大;5~9月,CO浓度逐月降低,9月达到11~12月,CO浓度逐月增加。假设CO的年变化幅度非常小,则11月至次年4月,CO浓度逐月增加,4月达到峰值;5~9月,CO浓度逐月降低,9月达到谷值,10月浓度与9月无特别大的差异。CO体积混合比的峰值与谷值差值约为80ppbv,差异较大。

  3.1.2 CO浓度分布与火点数的相关关系

  图4是2012年中国东北地区4个省市自治区的火点数日统计图,可以看出,地理位置临近的区域其火点数的时间分布也非常一致,且均具有季节性。这4个区域均在4~5月达到火点数最高值,10月达到火点数次高峰。经调查,东北地区的小麦、大豆、水稻和玉米的生育期均大致在4~10月(表1),农作物播种前将上一季收成后未腐熟腐解的秸秆就地焚烧,农作物收成后也会将秸秆就地焚烧,秸秆焚烧能够反映农作物收获时间,具有季节性,季节性的火点数分布可以反映该区域以秸秆焚烧为主的生物质燃烧的情况,黑龙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并且拥有大面积的林区,其火点数的数值也是其他区域的数倍。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生物质燃烧对CO浓度分布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3年的MODIS火点资料和AIRS的CO体积混合比数据,用MODIS火点资料来表征生物质燃烧概况,综合考虑卫星覆盖和数据质量(去除云覆盖多或数据质量差的数据),将数据处理为3d平均,进行CO体积混合比和火点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5,连续3a的决定系数R2均约为0.52,表明CO浓度与火点数在时空分布上显著相关。由于在风场的影响下,存在CO的水平或垂直传输现象,选用CO的3d平均必然会给结果带来一定偏差,可能造成相关性低于实际值,但在这种情况下,2011~2013年3a的相关性仍均能达到0.52,说明CO浓度与生物质燃烧确实相关性较好。

  3.1.3供暖时间、人口和工业分布的影响

  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下旬是中国东北地区集中供暖期,主要在人口集中区域采用燃煤方式集中供暖供热[14]。燃煤供暖产生了大量的CO,而中国东北地区供暖期寒冷干燥,水汽含量低,冬季的紫外辐射减弱,OH自由基浓度低,CO的化学汇减少。

  东北地区的集中供暖期是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而11月至次年4月该地区近地表CO浓度逐月增加,CO浓度高值期恰好比该地区的供暖期延后一个月,CO是大气痕量气体中生命时间较长的污染气体,具有约2个月的大气滞留时间,东北地区冬季的低OH自由基浓度和寒冷干燥的天气条件促进了CO的累积,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冬季集中供暖是影响该地区CO浓度时间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关研究表明,全球除南极洲和格陵兰外的陆地区域,一半以上的人口定居于距海岸线200公里的范围内,而距海岸线50km的沿海地区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带[15]。环渤海沿岸地区及其腹地,以渤海为中心,人口密度呈环状带由海岸线向内陆递减。

  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数据中筛选出东北地区的相关数据,并制作人口密度分布图,可以看出CO与人口密度在空间分布上明显相关。此外,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集聚区,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一线和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一线,形成一个“丁”字结构产业布局[16]。

  结合2012年中国东北地区近地表CO浓度的空间分布(图2)来看,从辽宁经吉林到黑龙江,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少,CO浓度由南向北递减;内蒙古地区绝大部分区域是人口稀少的广袤草原,CO浓度较低;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图2也显示了包头市的CO浓度高于内蒙古其他区域。

  燃煤供暖和重工业都伴随大量的生物质燃烧,因而供暖时间、人口工业分布也反映了生物质燃烧的时空分布。经过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的CO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该区域各城市人口密度、工业分布的影响,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区域CO浓度也较高,这也说明CO浓度与生物质燃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2周边国家和地区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

  3.2.1 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不仅受本地源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生物质燃烧的影响,500hPa气压层高度远离人类活动,受本地源干扰较少[8],本文选取该高度的数据进行周边国家和地区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研究。

  图7是2012年我国大陆地区500hPa气压层高度CO体积混合比的年平均值空间分布,由图可知,对比近地表的CO浓度空间分布,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海陆分界线,且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迁移现象,海洋上空的CO浓度较高,说明存在CO远距离输送现象。

  中国东北地区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体积混合比月平均分布(图9)图显示,CO的月均值反映其短期内的浓度变化,3~8月浓度特别高,近地表的CO浓度高值时间范围是春季和夏季,也即高值时间为11月至次年4月,这表明近地表对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浓度的短期分布影响较小。

  CO浓度的年平均可以反映其长期的分布,表征空间分布状况,对比500hPa(图8)和近地表的年平均,结果表明近地表的CO高值区,其500hPa气压层高度的浓度也是高值,近地表的CO低值区,其500hPa气压层高度的浓度则不一定是低值,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此外,近地表的CO浓度高值时间是11月至次年4月,而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浓度高值时间是3~8月,可以看出500hPa气压层高度的高值时间正好比近地面的晚四个月,但两个高度的CO高浓度时间长度一致,这可能与CO的大气滞留时间和大气的对流运动有关。

  两种高度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大,时间分布差异较大,说明在500hPa高度,长期分布主要受CO垂直传输的影响,短期分布主要受CO水平传输的影响。

  3.2.2周边国家和地区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500hPa高度的CO浓度短期分布主要受CO水平传输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周边国家和地区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本文选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绘制出中国东北地区2012年1~12月的500hPa气压层高度的风场月平均图。

  由图10可见,箭头方向代表风向,长度代表风的强度。1~3月,西北风经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吹向中国东北地区;4~7月,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国来的气团一部分向东南方向输送,另外一部分进入中国东北北部之后向北输送;8~10月,气团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向东南方向输送到中国东北境内后逐步转向东北方向输送;11~12月,中国东北地区开始受西北风影响。

  结合全年的风场月平均,中国东北地区在500hPa气压层高度常年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的气团影响,5~8月,东北北部地区还会受到东北南部地区气团的影响。

  图11是2012全年东北亚地区火点分布情况,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全年有大量火点,尤其是与中国东北相邻的区域,火点数明显多于中国东北,是大量污染气体的生物质源。

  图10的风场分布表明,500hPa高度存在来自西北方向的气团,促使CO的水平迁移。与近地表CO浓度空间分布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500hPa的CO浓度与其他区域差异变小,这说明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浓度受到了北方邻国和地区的影响。

  4结语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CO浓度的影响。中国东北地区的CO浓度不仅受本地生物质燃烧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2011~2013年3a的数据资料进行CO浓度和火点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决定系数R2在0.52左右,显著相关。东北地区近地表的CO浓度高值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与我国北方冬季供暖时间一致。在空间分布上,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区域,CO浓度较高。

  东北地区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高浓度主要在3~8月,CO在空间分布上没有明显的海陆界线;结合风场条件,中国东北地区在500hPa气压层高度全年处在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国来的西北风影响下,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全年有大量火点,表明东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在500hPa气压层高度的CO浓度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的影响。

  CO的浓度是源和汇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质燃烧是CO的主要源,OH自由基是CO的主要汇,本文分析了CO浓度与生物质燃烧源的定量关系,但没有定量分析CO浓度与OH自由基浓度的相关关系;此外,本文仅在气象场的条件下,讨论周边国家和地区生物质燃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并没有给出定量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入OH自由基等影响因子,结合气象场条件,更进一步定量地研究CO等污染气体时空分布的影响因子,为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hen Liangfu,Tao Jinhua,Wang Zifeng,et al .Monitoring of Air Quality during Haze Days in Bejing and Its Surround Area During Olympic Games[J].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Optics,2009,(4):256-265.

  [2]Cao Guoliang,Zhang Xiaoye,Wang Dan,et al .Inventory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Discharged from Biomass Burning in China Continent[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5,25(4):389-393.

  [3]Mcmillan W W,Barnet C,Strow L,et al .Daily Global Maps of Carbon Monoxide from NASAs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5,32(11):4.doi:10.1029/2004GL021821.

  [4]Choi S D,Chang Y S.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in North-east Asia Using MOPITT:Effects of Biomass Burning and Regional Pollution in April[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6,40(4):686-697.

  [5]Fu J S,Hsu N C,Gao Y,et al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s of Biomass Burning during 2006 BASE-ASIA:A Regional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ing[J].Atmosphere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12(9):3837-3855.

  [6]Sheng Peixuan,Mao Jietai.The Isentropic Trajectory Analy-ses on Transport of Pollutants in Northeast Asia ——— Influ-ence on China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97,55(5):77-90.

  [7]Wu Jian,Jiang Weimei,Chen Xinmei,et  al .Simulation of Effects to Tropospheric Ozone over South East Asia and South China from Biomass Burning[J].Environmental Sci-ence,2004,25(2):1-6

  [8]Qin Shiguang,Ding Aijun,Wang Tao.Transport Pattern of Bio-mass Burnings Air Masses in Eurasia and the Impacts on China[J].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2006,26(6):641-645.

  [9]Zhao Chunsheng,Fang Yuanyuan,Tang Jie,et  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Monoxide from MOPITT of 2000-2004and Com-parisons with Surface Measurements in Mt.Waliguan St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2007,18(1):36-41.

  [10]Bai Wenguang,Zhang Peng,Zhang Xingying,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Monoxide Column Amount over China based on Satellite Data[J].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2010,21(4):473-483.

  [11]Liu Cheng,Bai Wenguang,Zhang Peng,et  al .The Inverse Method of Carbon Monoxide from Satellite Measurement and the Result Analysis[J].Acta Physica Sinica,2013,62(3):101-107.

  [12]Zhang Ying,Chen Liangfu,Tao Jinhua,et  al .Retrieval of Methane Profiles from Spaceborne Hyperspectral Infrared Observations[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2,16(2):232-247.

  [13]Zhang Y,Xiong X Z,Tao J H,et al .Methane Retrieval from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Using EOF-based Regression Algorithm and Its Valida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59(14):1508-1518.

  [14]Wu Weiling,Chen Liangfu,Tao Jinhua,et al .Assessment of Air Quality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s[J].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3,17(5):1235-1245.

  [15]Pan Jiangang.Study on the Regularity and Cause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J].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1989,(2):2-6.

  [16]Wang Xiquan,Yang Ting,Wang Zifa.Impact of Dust-haze Episode from One Air Pollution Control Region to the Other:One Case Study[J].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16(6):690-696.

声明:本文文字转载、图片收集自网络,不代表中国生物质能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http://www.cnbioenergy.com/uncategorized/3201.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80-886715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cnbioenergy.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