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携手奇瑞、得壹能源共建生物质供热项目,打造零碳动力电池基地新标杆

6月10日,得壹枞阳基地迎来一场聚焦新能源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的关键签约仪式。中燃生物质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中燃生物质”)作为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与得壹能源科技(铜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得壹能源”)正式签署《得壹生物质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合同》,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方面迈入新阶段。中燃生物质总经理董利斌与奇瑞电池事业部负责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兵分别代表签约方完成签约。

山西长治:有序推进氢能、甲醇、地热能、生物质能发展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长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风光14GW、生物质发电300MW!河北唐山市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

国际能源网获悉,6月2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鹤岗:支持太阳能、生物质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在建筑领域扩大应用

国际能源网获悉,6月21日,鹤岗市人民政府印发鹤岗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广东茂名:因地制宜发展秸秆生物质能供气供热供电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广东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茂名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文件指出,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加强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坚持农用优先、就地就近,以秸秆集约化、产业化、高值化为重点,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探索推进秸秆清洁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秸秆生物质能供气供热供电。拓宽秸秆原料化利用途径,延伸农业产业链。

太阳能、生物质能技术可申报!国管局征集2024年公共机构绿色低碳技术

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国管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2024年公共机构绿色低碳技术的通知。文件指出,本次征集针对已在公共机构实践应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应当技术先进、成熟适用、性能稳定、成效显著、产权明晰,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推广性和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征集成果主要体现节能节水减碳技术名称、技术参数、技术原理及创新点、技术优势、典型应用案例等,不涉及具体产品品牌和型号。

广东清远: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广东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清远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文件指出,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陶瓷、铝型材、家电、塑料、金属制品等再制造水平,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工业机器人、风电光伏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推进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广东省能源局: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4年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提出,推进公共机构终端用能电气化,持续推广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持续推进年综合能源消费5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电力消耗200万千瓦时以上的公共机构(含集中办公区等)开展能源审计,鼓励其他公共机构开展能源审计或能效诊断,为节能降碳工作提供坚实基础。鼓励委托具备技术能力的机构参与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或能效诊断。

广东茂名: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

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广东茂名市政府印发《茂名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文件提出,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厨余垃圾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加快推进规模化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高州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2024年内建成投运。厨余垃圾分类收运率不断提升,到2025年茂南区和电白区厨余垃圾分类收运率达20%。鼓励各地综合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加快完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到2025年,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覆盖全市城区厨余垃圾处理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安徽六安市: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应用

国际能源网获悉,日前,安徽六安市住建局发布《六安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居住建筑优先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医院、学校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多能互补形式的热水系统。大力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应用,推广空气源等各类电动热泵技术。到2025年底,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应用面积累计达到5000万平方米。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应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推动具备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探索住宅小区分布式光伏建筑试点。到2025年底,新建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比例达到50%。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80-886715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cnbioenergy.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